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于1897年,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箲鹌陂g,浙大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七年,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后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并,組建了新浙江大學,邁上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在116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社會發展、弘揚先進文化為己任,逐漸形成了以“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7個學院(系);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1個。在ESI全部22個學科中,浙江大學有1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7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
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打造卓越教育品牌,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校友中當選為兩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引領浙大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始終走在全國高校前列;豐富的校園文化、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廣泛的國際交流為學生成長創造了優越條件。
浙江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臺,匯聚了各學科的學者大師和高水平研究團隊。近年來,發表權威學術期刊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等主要科研指標保持全國高校領先地位,在科學技術和人文社科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庫。2012年,科研到款經費達到30.78億元,其中超過千萬元的在研項目達到107項。
浙江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4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900余人、碩士研究生13700余人、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另有外國留學生3100余人。有專任教師3200余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1200余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學者52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9人、“長江計劃”特聘(講座)教授8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3人。學校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207萬余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43萬余冊,建有7家高水平附屬醫院。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今天的浙江大學,正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校將秉承求是創新精神,致力于創造與傳播知識、弘揚與傳承文明、服務與引領社會,積極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周邊環境
浙江大學的五個校區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九所重點大學之一;是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它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稱譽的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校園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與西湖美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其校園環境之優美,被全國的莘莘學子們譽為全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
浙江大學現設有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紫金港5個校區。它們如繁星般地散落于整個杭州市區。各校區都有其自身的鮮明特色,但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水為鄰、與水為友,不是嗎?我們從它們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玉泉校區:
位于西湖之西,從校們信步而行一刻鐘左右即可到達蘇堤或白堤。春日來臨,碧波蕩漾,水拍堤岸,漣漪陣陣。那二堤上“間株柳樹,間株桃”,紅雨紛飛,翠柳飄拂的人間美景,不知醉倒了幾多游人。位于校區南面的“玉泉公園”,人稱為浙大的后花園,與學校僅一墻之隔,公園還緊連占地碩大的杭州市植物園。節假日你可在園林深處的花叢樹陰下看到手捧書卷在此用功的學子。
校園內也是綠樹成蔭,花開四季,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校園。整個校園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建筑物整齊美觀,富有特色。目前,學校的行政中心設在此,本科三、四年級學生及研究生在此學習、生活。
西溪校區:
位于西湖的西北面,距西湖約二十分鐘路程。校門對面的寶石山,不僅有狀如婷婷玉立的窈窕淑女的保俶塔,而且還有坐落在山麓下的花園式圖書館——浙江圖書館。這里環境幽雅,設施一流,在周日,自然成了學生們汲取人類知識寶庫營養的理想場所。校園邊上有一條沿山河,是一條溝通西湖和目前全國唯一的自然濕地公園——西溪濕地公園的自然河道。據說在七、八十年前,就可在離學校不遠處的“松木場”渡口登上小舟,劃起木漿,悠悠地進入西溪濕地,據說實現這一夙愿的時日也不會太遠了。杭州市政府正在計劃疏浚這條游船古道,到時你就可以乘著扁舟去尋幽探古了。
華家池校區:
在杭州市的東南,緊鄰滬杭鐵路,乘公交車15分鐘左右即可到西湖邊,因校園中有一碩大的池塘華家池而得名,目前有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動物科學院、生命科學院三個學院的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在此。
華家池也是浙大的老校區之一,早在1944年抗戰勝利之際,浙大老校長竺可楨帶領當時西遷至貴州遵義的師生返杭后在此學習、生活。經全體師生數十年的努力,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水清,有各色果園、阡陌農田、桑園、花卉暖棚,池中魚兒悠哉游哉,逍遙自在,頗具田園風光。那池邊隨風飄揚的柳樹,在夏日那白白的柳絮飛舞,如同冬季的雪花。池邊那紅柱、黑瓦、翹角的亭閣,以及高高的正開著淡淡紫色花朵的紫藤長廊,使人覺得就是西湖之一隅。
之江校區:
坐落在錢塘江西邊美麗的月侖山上。你若站在校園內高高的鐘樓上觀望濤濤奔流的錢塘江。當東方旭日初升,江水泛著金黃色的波光,好一幅日出江水紅勝火的真實寫照。那橫跨錢塘江上的鋼鐵長龍,是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設計的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它飽經風霜,見證了錢江兩岸當年被日本侵略蹂躪的恥辱和今日我們所取得的輝煌。西望不遠處,是作為杭州城標之一的雄偉美麗的六和古塔,“六和”謂和諧也。
月侖山因自然環境好,其周圍分布著數十家大大小小的療養院、休養所。之江校區的格局也有些類似,校園內有許多歐式建筑,各建筑間由砌筑精美的山間小道連接,別有情趣。走在山道上,身邊常聞枝頭山雀的嘰喳聲,山塘里青蛙的大合唱或夏蟬、秋蟲的鳴叫聲。間或還能見到蝴蝶在花中飛舞;松鼠在枝頭啃食野果;蚱蜢在草叢中蹦跳,真是別有情趣。試想在晨曦中,呼吸著山中清新的空氣,絕無鬧市車水馬龍的喧囂,聽著錢塘江上隱隱而來的潮聲,從六和古塔傳來的悠悠鐘聲,以及從自修室和林間小道上傳來的朗朗的書聲,仿佛是一曲優美動聽的輕音樂。
前幾年之江校區是全部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場所。一年的基礎課程結束后就分別到其它相應校區學習。面對如此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難怪當他們分赴其它校區時,對之江校區還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懷呢。從2002級開始,所有的新生都已集中在新建的紫金港校區學習?,F在這里已成了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的基地了。
紫金港校區:
位于杭州市西北面,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之中,占地3200余畝,與西湖的直線距離5公里左右,是浙江大學于2001年投資30多億元傾力打造的融現代化、網絡化、生態化、園林化于一體的全新校園。這里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完善先進的學生公寓配置,自然和諧的環境風貌,是目前國內高校最好的學習生活園區之一。
從2002年10月大一新生入住,投入使用至今僅3年不到的時間,校區的規劃建筑,環境的原生態保護等都受到了到過這里參觀訪問的每一位來賓的交口稱贊?,F在全校的大一、大二及部分大三和部分研究生在此學習生活。幾年后,全部本科生和全校各行政管理部門都將遷居至此,那時又將給紫金港注入多大的活力??!
現代化的圖書館內,各場館寬敞、安靜、明亮,語音室、聲像、顯微等配備國內最先進設備的閱覽室成為學生們自習的極佳去處。那連接各教學樓群的500米風雨長廊免除了學生們的日曬雨淋之苦,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教育樓的一層全部是敞開式布置,沒有教室和房間,在刮風下雨日,大家照??稍诖诉M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各教學樓之間的大天井還布置了中式、歐式、日式等各式園林小品,情調各異。宿舍內配置了公用電話及每人一個Internet接口,使得與外界的溝通聯系十分方便。更令人舒心的是在極大多數房間里都通進了熱水,當你劇烈運動后大汗淋漓之時,或在寒冷的冬日,能在自己的房間里洗上一個熱水澡該是何等的適意。這里還擁有一個可同時容納近2萬人用餐的碩大餐廳,供應的菜肴花色品種繁多,不僅有經濟快餐,普通菜蔬,還有煲、鍋仔、各地特色風味小吃、小菜,真可謂是經濟實惠,色、香、味俱全。浙大的學生伙食辦得好,多次被教育部作為現場觀摩單位。
由于校區在國家濕地公園內,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保護措施,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整個校園內有數十條小河縱橫,你可以看到高腳的白鷺在池塘、河邊戲水,不知名的小鳥不時地在你的面前雀躍……
學校準備在第二期工程再征地5000畝,據說光是小河就有上百條之多,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另一幅全新的圖景。那時候我們就會在各河流、港叉處看到一幢幢花木掩映的各具特色的別墅式建筑,那是各種各樣的研究所、實驗室。在每幢樓前你不僅可以看到小汽車,還將會驚訝地看到停在門前小河里的作為交通工具的小船。若要舉行劃船比賽,學生們就不必像劍橋、牛津大學那樣非要到泰晤士河里去,只要在校園內的河道中就可以了。
展望浙大,遠景是美好的,遠景是宏偉的,相信在浙大師生創造性的工作和努力下,目標一定能實現。
噢,前面談了各校區的環境、學習、生活的情況,忘了有關的公共交通問題。在此,我們十分感謝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浙大的發展中所給予的極大支持。在學校的基本建設中給予的支持自不必說,光是為解決各校區間及校區與城市間的交通聯絡就給予了傾力的支持。在市區的玉泉、西溪、湖濱、華家池等設了一條公交專線,把這4個校區和杭州火車站聯結在一起,方便了4校區師生的溝通,也為師生們乘坐火車提供了便利。在紫金港新校區還設了兩條公交線,一條可到達本部玉泉校區,一條可直達杭州火車站。且學校每天在各校區間有數十班次的定時班車,可以說各校區師生的出行是十分便捷的。由于校區規模大,自行車是校內的主要交通,如果你不想騎車,花一元錢乘座校內電瓶車就可以方便的到你想去的地方。
隨著城市的發展,校園四周,商家林立,馬路開闊,人來車往,此一帶也逐漸成繁華之地。它的發展規劃如何,最終目標的定位怎樣,浙大人正在密切地關注著它的將來。
通訊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1A105
聯系電話
0571-87951006,87951979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7個學院(系);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1個。在ESI全部22個學科中,浙江大學有1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7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
浙江大學堅持“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打造卓越教育品牌,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導者,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校友中當選為兩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學校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引領浙大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始終走在全國高校前列;豐富的校園文化、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廣泛的國際交流為學生成長創造了優越條件。
浙江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臺,匯聚了各學科的學者大師和高水平研究團隊。近年來,發表權威學術期刊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等主要科研指標保持全國高校領先地位,在科學技術和人文社科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學校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著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庫。2012年,科研到款經費達到30.78億元,其中超過千萬元的在研項目達到107項。
浙江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4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900余人、碩士研究生13700余人、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另有外國留學生3100余人。有專任教師3200余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1200余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學者52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9人、“長江計劃”特聘(講座)教授8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3人。學校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207萬余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43萬余冊,建有7家高水平附屬醫院。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今天的浙江大學,正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校將秉承求是創新精神,致力于創造與傳播知識、弘揚與傳承文明、服務與引領社會,積極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周邊環境
浙江大學的五個校區
浙江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九所重點大學之一;是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它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稱譽的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校園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與西湖美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其校園環境之優美,被全國的莘莘學子們譽為全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
浙江大學現設有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紫金港5個校區。它們如繁星般地散落于整個杭州市區。各校區都有其自身的鮮明特色,但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與水為鄰、與水為友,不是嗎?我們從它們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玉泉校區:
位于西湖之西,從校們信步而行一刻鐘左右即可到達蘇堤或白堤。春日來臨,碧波蕩漾,水拍堤岸,漣漪陣陣。那二堤上“間株柳樹,間株桃”,紅雨紛飛,翠柳飄拂的人間美景,不知醉倒了幾多游人。位于校區南面的“玉泉公園”,人稱為浙大的后花園,與學校僅一墻之隔,公園還緊連占地碩大的杭州市植物園。節假日你可在園林深處的花叢樹陰下看到手捧書卷在此用功的學子。
校園內也是綠樹成蔭,花開四季,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校園。整個校園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建筑物整齊美觀,富有特色。目前,學校的行政中心設在此,本科三、四年級學生及研究生在此學習、生活。
西溪校區:
位于西湖的西北面,距西湖約二十分鐘路程。校門對面的寶石山,不僅有狀如婷婷玉立的窈窕淑女的保俶塔,而且還有坐落在山麓下的花園式圖書館——浙江圖書館。這里環境幽雅,設施一流,在周日,自然成了學生們汲取人類知識寶庫營養的理想場所。校園邊上有一條沿山河,是一條溝通西湖和目前全國唯一的自然濕地公園——西溪濕地公園的自然河道。據說在七、八十年前,就可在離學校不遠處的“松木場”渡口登上小舟,劃起木漿,悠悠地進入西溪濕地,據說實現這一夙愿的時日也不會太遠了。杭州市政府正在計劃疏浚這條游船古道,到時你就可以乘著扁舟去尋幽探古了。
華家池校區:
在杭州市的東南,緊鄰滬杭鐵路,乘公交車15分鐘左右即可到西湖邊,因校園中有一碩大的池塘華家池而得名,目前有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動物科學院、生命科學院三個學院的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在此。
華家池也是浙大的老校區之一,早在1944年抗戰勝利之際,浙大老校長竺可楨帶領當時西遷至貴州遵義的師生返杭后在此學習、生活。經全體師生數十年的努力,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水清,有各色果園、阡陌農田、桑園、花卉暖棚,池中魚兒悠哉游哉,逍遙自在,頗具田園風光。那池邊隨風飄揚的柳樹,在夏日那白白的柳絮飛舞,如同冬季的雪花。池邊那紅柱、黑瓦、翹角的亭閣,以及高高的正開著淡淡紫色花朵的紫藤長廊,使人覺得就是西湖之一隅。
之江校區:
坐落在錢塘江西邊美麗的月侖山上。你若站在校園內高高的鐘樓上觀望濤濤奔流的錢塘江。當東方旭日初升,江水泛著金黃色的波光,好一幅日出江水紅勝火的真實寫照。那橫跨錢塘江上的鋼鐵長龍,是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設計的我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它飽經風霜,見證了錢江兩岸當年被日本侵略蹂躪的恥辱和今日我們所取得的輝煌。西望不遠處,是作為杭州城標之一的雄偉美麗的六和古塔,“六和”謂和諧也。
月侖山因自然環境好,其周圍分布著數十家大大小小的療養院、休養所。之江校區的格局也有些類似,校園內有許多歐式建筑,各建筑間由砌筑精美的山間小道連接,別有情趣。走在山道上,身邊常聞枝頭山雀的嘰喳聲,山塘里青蛙的大合唱或夏蟬、秋蟲的鳴叫聲。間或還能見到蝴蝶在花中飛舞;松鼠在枝頭啃食野果;蚱蜢在草叢中蹦跳,真是別有情趣。試想在晨曦中,呼吸著山中清新的空氣,絕無鬧市車水馬龍的喧囂,聽著錢塘江上隱隱而來的潮聲,從六和古塔傳來的悠悠鐘聲,以及從自修室和林間小道上傳來的朗朗的書聲,仿佛是一曲優美動聽的輕音樂。
前幾年之江校區是全部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場所。一年的基礎課程結束后就分別到其它相應校區學習。面對如此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難怪當他們分赴其它校區時,對之江校區還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懷呢。從2002級開始,所有的新生都已集中在新建的紫金港校區學習?,F在這里已成了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的基地了。
紫金港校區:
位于杭州市西北面,我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之中,占地3200余畝,與西湖的直線距離5公里左右,是浙江大學于2001年投資30多億元傾力打造的融現代化、網絡化、生態化、園林化于一體的全新校園。這里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完善先進的學生公寓配置,自然和諧的環境風貌,是目前國內高校最好的學習生活園區之一。
從2002年10月大一新生入住,投入使用至今僅3年不到的時間,校區的規劃建筑,環境的原生態保護等都受到了到過這里參觀訪問的每一位來賓的交口稱贊?,F在全校的大一、大二及部分大三和部分研究生在此學習生活。幾年后,全部本科生和全校各行政管理部門都將遷居至此,那時又將給紫金港注入多大的活力??!
現代化的圖書館內,各場館寬敞、安靜、明亮,語音室、聲像、顯微等配備國內最先進設備的閱覽室成為學生們自習的極佳去處。那連接各教學樓群的500米風雨長廊免除了學生們的日曬雨淋之苦,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教育樓的一層全部是敞開式布置,沒有教室和房間,在刮風下雨日,大家照??稍诖诉M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各教學樓之間的大天井還布置了中式、歐式、日式等各式園林小品,情調各異。宿舍內配置了公用電話及每人一個Internet接口,使得與外界的溝通聯系十分方便。更令人舒心的是在極大多數房間里都通進了熱水,當你劇烈運動后大汗淋漓之時,或在寒冷的冬日,能在自己的房間里洗上一個熱水澡該是何等的適意。這里還擁有一個可同時容納近2萬人用餐的碩大餐廳,供應的菜肴花色品種繁多,不僅有經濟快餐,普通菜蔬,還有煲、鍋仔、各地特色風味小吃、小菜,真可謂是經濟實惠,色、香、味俱全。浙大的學生伙食辦得好,多次被教育部作為現場觀摩單位。
由于校區在國家濕地公園內,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良好的保護措施,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整個校園內有數十條小河縱橫,你可以看到高腳的白鷺在池塘、河邊戲水,不知名的小鳥不時地在你的面前雀躍……
學校準備在第二期工程再征地5000畝,據說光是小河就有上百條之多,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會是另一幅全新的圖景。那時候我們就會在各河流、港叉處看到一幢幢花木掩映的各具特色的別墅式建筑,那是各種各樣的研究所、實驗室。在每幢樓前你不僅可以看到小汽車,還將會驚訝地看到停在門前小河里的作為交通工具的小船。若要舉行劃船比賽,學生們就不必像劍橋、牛津大學那樣非要到泰晤士河里去,只要在校園內的河道中就可以了。
展望浙大,遠景是美好的,遠景是宏偉的,相信在浙大師生創造性的工作和努力下,目標一定能實現。
噢,前面談了各校區的環境、學習、生活的情況,忘了有關的公共交通問題。在此,我們十分感謝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浙大的發展中所給予的極大支持。在學校的基本建設中給予的支持自不必說,光是為解決各校區間及校區與城市間的交通聯絡就給予了傾力的支持。在市區的玉泉、西溪、湖濱、華家池等設了一條公交專線,把這4個校區和杭州火車站聯結在一起,方便了4校區師生的溝通,也為師生們乘坐火車提供了便利。在紫金港新校區還設了兩條公交線,一條可到達本部玉泉校區,一條可直達杭州火車站。且學校每天在各校區間有數十班次的定時班車,可以說各校區師生的出行是十分便捷的。由于校區規模大,自行車是校內的主要交通,如果你不想騎車,花一元錢乘座校內電瓶車就可以方便的到你想去的地方。
隨著城市的發展,校園四周,商家林立,馬路開闊,人來車往,此一帶也逐漸成繁華之地。它的發展規劃如何,最終目標的定位怎樣,浙大人正在密切地關注著它的將來。
通訊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1A105
聯系電話
0571-87951006,87951979
分享:
院校圖片
浙江大學相關院校
![]()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Android | 無 | 2020-03-11 | 進入 |
![]()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Android | 無 | 2020-03-11 | 進入 |
![]() |
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 | Android | 2020-03-01 | 進入 | |
![]() |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 | Android | 2020-03-01 | 進入 |
- 院校新聞
- 招生信息
- 高校視頻
- 浙江大學研制的皮星三號A星在酒泉搭載發射成功!浙江大學研制的皮星三號A星在酒2020-06-17
- 浙江省新時代自貿港研究院在浙江大學揭牌成立浙江省新時代自貿港研究院在浙江2020-05-18
- 浙江大學在高水平產教融合中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浙江大學在高水平產教融合中打造2020-03-08
- 浙江大學完成國內首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研究浙江大學完成國內首例植入式腦機2020-02-24
同類院校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