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25nkq"></i>

    1. <mark id="25nkq"></mark>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院校評分:
        4.6分
      • 官方網址:
        www.hit.edu.cn
      • 學校性質:
      • 院校電話:
        0451-86412114
      • 招辦郵箱:
      • 官網平臺:
      • 主管單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
      • 研究生院:
      • 更新時間:
        2020-03-08
      • 院校地址:
        黑龍江
      • 院校特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創建于1920年,擁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哈工大的發展始終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20世紀50年代是我國政府確定的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1984年再次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之一,1996年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

      哈工大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重點大學。哈工大的專業優勢以航天特色為主,突出通用性為準則,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形成了由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支撐學科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學校設有航天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社科與法學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環境學院、建筑學院、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工與化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與健康學院等20個學院,學校還創辦了威海校區、深圳校區,已經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學校設有91個本科專業,4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博士后流動站。學?,F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學科優秀率(A類學科占授權學科的比例)位列全國第六位,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八位,工科A類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成為我國擁有全球前萬分之一學科的4所高校之一。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News)2019年排名中,哈工大位列世界大學工程學全球排行榜第6名。

      學校大力弘揚哈工大精神和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建成了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學校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礎。學?,F有兩院院士36人,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7人、青年學者1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4人(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人才2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38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85人。他們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與學者,或擔任國家高科技領域的首席專家或專家組長,或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或擔任國內各級學會領導職務。

      哈工大科研實力雄厚,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在科研規模、水平和經費上均居全國重點高校前列。學校2018年科研經費39.24億元,科研經費總額連續多年居于全國高校前列。學校堅持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辦學定位,創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發射了中國第一顆由高校牽頭自主研制的小衛星,在中國首次實現了星地激光鏈路通信、首次實現了激光全自動束靶耦合引導(神光-Ⅲ靶場光電及控制系統),誕生了中國第一臺會下棋能說話的計算機、第一部新體制雷達、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點焊機器人、第一顆由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制管控的納衛星、第一支登上春晚舞臺的大學生機器人舞蹈隊,實現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對地高速激光雙向通信試驗,突破了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支撐結構系統關鍵技術、支持中國“天眼”成功“開眼”,研制成功的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應用,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結構、讓中國艾滋病結構生物學研究躋身世界前列,成功發射的“龍江二號”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正在建設中國首個用于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參與了探月工程等14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年授權專利數、科研經費總額和國家科技三大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連續6年有7個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一大批成果助力“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火箭首飛、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曾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等多個獎項,正在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

      學校位于哈爾濱市中心,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完善。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裝備一流的教學大樓,可進行國際比賽的室內體育館、國際標準的體育場、雙層游泳館,國內一流的學生食堂和設施齊全的學生活動中心等現代化設施,這些都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哈工大歷史上就是一所國際化、開放性的學校,曾以俄式、日式模式辦學。改革開放后哈工大的國際影響更為深廣,并與美、英、法、德、日、俄等48個國家和地區的279所高校簽訂校際合作關系,聯合培養本科生或研究生、主辦學術會議和進行科研合作。哈工大積極參與了亞太大學聯盟、世界研究型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聯盟,哈工大還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唯一的一所常設分校。哈工大牽頭成立“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加入“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北極大學聯盟”,成立哈工大鮑曼工學院。

      哈工大現有各類在校全日制學生4萬余人。在建國前29年中,共培養學生3500多人,畢業生遍布亞、歐、美、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建國后,共為國家培養了20多萬名學生。“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學校的校訓,哈工大畢業生以基礎理論扎實、動手和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昔日哈工大的芬芳桃李,如今已成為祖國各條戰線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當中,有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栗戰書、李長春、王兆國、宋健、葉選平、鄒家華等;也有共和國將軍李繼耐、胡世祥、李元正等;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院士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在中國的高等院校中,有140余位大學校長和90余位兩院院士畢業于哈工大。也正由此,在社會上有著“學在哈工大”的美譽,多年來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到這里深造,哈工大已成為國內外矚目的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回首哈工大的發展歷程,每一輪進步跨越、每一次騰飛奮進,無不與祖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今天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將繼續與時代脈搏共振、與祖國發展同行,為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懈努力,向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進。



      周邊環境
      城 市 概 況

      哈爾濱,坐落于中國東北部,美麗的松花江穿城而過,帶來了無盡的秀美和豐饒;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的方位賦予她得天獨厚的黃金時空。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濱綏、濱州、濱北、拉濱五條鐵路連通國內外,松花江黃金水道可直達俄羅斯,太平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可辦理110多個國家的客貨聯運業務。哈爾濱轄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級階地上。哈爾濱轄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級階地上。哈爾濱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比上年增長13%。 

         哈爾濱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至2005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積169.1萬公頃,全年基建用地942.9公頃。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60公頃。 

         哈爾濱歷史悠久,是中國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完顔部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了區域性政權——金朝,國號大金,定都會寧(今哈爾濱阿城白城)。1616年,建州女真領袖努爾哈赤稱漢,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改國號為清,族名為滿族,1644年入關。此后,哈爾濱地區屬清王朝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統管轄,恢復了古地名,漢語俗稱“哈拉濱”,后稱“哈爾濱”。19世紀末,隨著東清鐵路的修筑,迅速發展為近代城市。作為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居民以漢族為主,此外還居住著滿、回、蒙古、朝鮮等40多個少數民族。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哈爾濱市現轄8個區、10個縣(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總人口974.8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64.24萬人。是全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是黑龍江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超額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計劃,為“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全國40個大類行業中,哈爾濱有38個,主要產品已達4000多個,覆蓋全國,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哈爾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工業門類齊全,同時又擁有廣大農村的現代化城市。 

         2005年,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振興哈爾濱”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經濟活力明顯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全面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830.4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9.9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8.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46.0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6.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84.5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3.9%。全市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161.4億元,比上年增長15.4%;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6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2.0%。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19.3:31.2:49.5調整為2005年的16.4:38.3:45.3。城市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國家統計局2004年和2005年發布的按照人口、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等6大類50多項綜合指標測評出的全國百強城市中,我市連續兩年名列第10名。在2005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指標排名中,“綜合區位競爭力”列第9位,科技成果數量居第6位。  



      通訊地址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 郵政編碼:150001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號) 郵政編碼:264209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哈工大校區) 郵政編碼:518055
      聯系電話
      哈爾濱工業大學總機:0451-86412114。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招生辦電話:0451-86414671、86414771。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辦電話:0451-86416113、86414004。 哈爾濱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招生電話:0451-86416382、86402557。 哈爾濱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招生電話:0451-86418438、86402401。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招生辦電話:0631-5689455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招生辦電話:0755-26035891

      分享:

      0

      院校圖片

      哈爾濱工業大學相關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Android 2020-03-14 進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Android 2020-03-11 進入
      評論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i id="25nkq"></i>

        1. <mark id="25nkq"></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