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25nkq"></i>

    1. <mark id="25nkq"></mark>

      火箭軍工程大學

      火箭軍工程大學
      • 院校評分:
        0.0分
      • 官方網址:
        www.epgc.net
      • 學校性質:
      • 院校電話:
        029-84742045
      • 招辦郵箱:
      • 官網平臺:
      • 主管單位: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
      • 研究生院:
            無
      • 更新時間:
        2020-03-06
      • 院校地址:
        陜西
      • 院校特點:
      火箭軍工程大學地處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十三朝古都--西安,是我國唯一一所培養戰略導彈部隊指揮技術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是全國全軍重點院校、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擔負著為火箭軍培養骨干人才和未來領導者的神圣使命,是火箭軍軍官成長的搖籃。

      火箭軍工程大學原是一所為地面炮兵培養初級指揮干部的軍事院校。1951年1月,由西北軍區炮兵教導團與第一野戰軍野炮團合并改編為西北軍區炮兵學校。1951年3月,學校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炮兵學校。1956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炮兵學校。1959年6月,以西安炮兵學校為依托,組建炮兵特種技術性質學校,先行培養我國戰略導彈部隊人才。為保密起見,沿用西安炮兵學校名稱。1963年1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技術學院。1969年10月,學院轉隸第二炮兵,同年12月,更名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1975年8月,更名為第二炮兵學校。1978年1月,更名為第二炮兵技術學院。1986年6月,更名為第二炮兵工程學院。2011年6月,改建為第二炮兵工程大學。2016年1月,啟用火箭軍工程大學名稱。

      1959年改建為炮兵特種技術性質學校以來,學校就以本科教育為主,現已形成了以導彈高技術應用工程為特色,以工程技術為基礎、指揮管理與工程技術相結合,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軍官教育與士官教育相協調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是我軍最早培養戰略導彈作戰使用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主要為我軍戰略導彈部隊培養初級指揮技術軍官、士官骨干和高層次導彈專業技術人才。學校緊貼火箭軍戰略軍種建設需求,堅持以工為主,工學與理學、軍事學、管理學協調發展,構建形成了涵蓋導彈高技術及作戰運用關鍵領域的學科專業體系。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8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F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教學名師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各1名,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6名,中國科協“求是”獎獲得者11名。

      學校始終秉承“博學篤志、礪劍圖強”的校訓,發揚“崇德尊賢、崇文尚武、崇嚴求實”的校風,先后為部隊培養輸送大量優秀軍事人才,為我國火箭軍部隊的創立、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為建設強大的信息化戰略導彈部隊、維護國家戰略安全、支撐我國大國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周邊環境
      學校地處古都西安,位于西安市灞橋區。西安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跡,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也將西安地區城市歷史推進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建國以來,世界上已經有200多位國家首腦和政要訪問古都西安。

      灞橋區作為西安主城區之一,因境內遺存始建于隋代的古灞橋而得名。全區總面積332平方公里,人口60萬。人文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浐灞河畔就有先民沿水而居,繁衍生息。境內有半坡遺址、老牛坡遺址、隋唐天下第一橋等國家級重點文物,有長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風雪”,有被稱為“東方金字塔”的漢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等各級各類文物遺存300余處。生態環境優越:區內地貌多樣,山、川、塬、壑各具特色,有馳名中外的白鹿原、洪慶山,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3% 。“八水繞長安,灞橋居其三”,浐灞渭三河穿越全境,流域面積達170余平方公里,形成了萬余畝流動水體景觀及10公里綠色休閑生態長廊。交通網絡發達:區內交通路網四通八達,實現了與西潼、西藍、西禹、陜滬、繞城等高速公路,312 、108等國道的多點接入。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僅需20分鐘,“一日交通圈”已輻射全國各地,“兩小時交通圈”輻射周邊多個省會城市。主導產業鮮明: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37:57。

       
      通訊地址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同心路2號 郵編:710025
      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029-84742045

      分享:

      0

      院校圖片
      評論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i id="25nkq"></i>

        1. <mark id="25nkq"></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