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堅持“學術為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秉承“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始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前沿,堅持內涵建設和創新發展,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與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歷史沿革與貢獻
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創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由毛澤東同志親自填寫校名。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并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1959年被黨中央確定為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被譽為“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改革開放后,學校首批設立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
延安時期,學校披荊斬棘,艱難建校,一步步成長發展;新的時期,北理工人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鑄就輝煌。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臺大型天象儀、第一顆反坦克導彈、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臺20公里遠程照相機等。
改革創新,時代榮光
發展概況與特色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在國家多項重大工程中承擔的任務數量位居全國高校之首,為鑄成世界一流的大國利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學校勇挑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和奧運安??蒲兄負?,承擔的項目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在國慶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學校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27個地面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飛行方隊中,學校參與了17個地面方隊和8個空中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在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的45個方(梯)隊中,參與了8個作戰群、29個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參與數量和深度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設計和研制“神舟”與“天宮”對接的核心部件,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實施了中國首次太空基因實驗;“嫦娥二號”遵循北理工“軌跡”成功實現全球首次對“戰神”小行星的近距離探測;與航天科技集團聯合研制的測控數傳一體化應答機,首次用于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用于我國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十二五”期間,學??萍纪度肟偭拷?00億元,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3項,牽頭獲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15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專用項目獲獎數目方面位列全國高校第3位;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總數、授權國防專利和有效國防專利數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位。
70多年來,北京理工大學作為國家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紅色搖籃,為祖國輸送了近30萬高層次人才。其中有李鵬、曾慶紅、葉選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和將軍;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謝光選,中國自動武器專家、“中國槍王”朵英賢等40余位院士。北理工的昨天是一部春華秋實、成績卓著的光輝歷程,北理工的未來更是一曲讓人激情澎湃、奮發向上的雄渾凱歌。
教研并舉,師資領先
科研實力與發展理念
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學擁有教職工3300余人,兩院院士22人,“千人計劃”入選者48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37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23人。另有各類國家級創新團隊33個,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9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5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材料、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社會科學進入ESI前1%,已經形成了理工并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協調發展,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培養體系。
學校始終瞄準世界科技和教育發展前沿,始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力推動“強地、揚信、拓天”的特色發展路徑,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方面代表了國家水平;在空間自適應光學、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占據了明顯優勢。2017年科技投入超過26億元。近十年來,科技投入持續穩居全國高校前10名,人均科研經費位居全國高校前兩位。
力臻卓越,海納百川
高端教學與就業
北京理工大學迎著全球化的時代大潮,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學校與來自六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277所世界高水平大學簽訂校級合作協議,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等70多所合作院校簽訂學生交換協議,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國際著名院校建立了8個本科生雙學位項目,項目涉及15個學院。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國際高水平大學開展交換學習、訪學、暑期學校、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的學生國際交流,已形成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全球網絡。2017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正式開學,113名本科生和23名研究生報到入學。學校參加國際交流的本科生人數覆蓋在校本科生總數的31.6%。2017年學校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獎學金資助名額超過100人。學校積極服務于國家戰略,已在海外建立了兩所孔子學院,在校留學生近2200人,覆蓋137個國家。
這是一所人文底蘊深厚的理工院校,更是莘莘學子實現卓越夢想的幸福家園;這里注重學生知識才能的培養,更注重美好人格的養成;這里給學生面向未來與世界的教育,更是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炫光舞臺。70余年來,學校積極弘揚紅色延安精神和優良軍工傳統,著力打造高品位、多樣化的優秀校園文化。學校在“五月的鮮花―我們的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會演中表現突出,充分展示了北理工學子的青春活力和美好追求;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九次奪取“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五次代表中國出征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驕人戰績下更彰顯了北理工學子敢為人先、拼搏進取的“王者”風范。近幾年,在全國宏觀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學校本科生一次就業率超過98%(其中65%以上本科生繼續深造),研究生就業率接近100%。畢業生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就業為主,到國家重點建設行業、重點部門、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畢業生超過70%,向航天、航空、電子、通信等行業輸送畢業生數量位列全國高校前列。
明理精工,繼往開來
發展目標與戰略
在烽火中誕生,歷經風雨洗禮而弦歌不輟;在和平中成長,踐行德學品格而不驕不躁,充分展現了北理工人勇攀高峰的錚錚鐵骨和拳拳報國的赤膽忠心。延安精神、薪火相傳;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學正承載著強我中華的光榮與夢想,朝著“把北京理工大學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大踏步邁進!北京理工大學正張開堅實的臂膀,真誠地歡迎您—滿懷立志報國、創業奉獻之情的青年學子!
通訊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聯系電話
010-68913345;010-68949926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歷史沿革與貢獻
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1940年創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由毛澤東同志親自填寫校名。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并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1959年被黨中央確定為首批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被譽為“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改革開放后,學校首批設立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
延安時期,學校披荊斬棘,艱難建校,一步步成長發展;新的時期,北理工人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鑄就輝煌。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臺大型天象儀、第一顆反坦克導彈、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臺20公里遠程照相機等。
改革創新,時代榮光
發展概況與特色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在國家多項重大工程中承擔的任務數量位居全國高校之首,為鑄成世界一流的大國利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學校勇挑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和奧運安??蒲兄負?,承擔的項目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在國慶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學校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27個地面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飛行方隊中,學校參與了17個地面方隊和8個空中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在建軍90周年朱日和閱兵的45個方(梯)隊中,參與了8個作戰群、29個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參與數量和深度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設計和研制“神舟”與“天宮”對接的核心部件,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實施了中國首次太空基因實驗;“嫦娥二號”遵循北理工“軌跡”成功實現全球首次對“戰神”小行星的近距離探測;與航天科技集團聯合研制的測控數傳一體化應答機,首次用于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用于我國首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十二五”期間,學??萍纪度肟偭拷?00億元,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3項,牽頭獲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15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專用項目獲獎數目方面位列全國高校第3位;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總數、授權國防專利和有效國防專利數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位。
70多年來,北京理工大學作為國家培養卓越工程師的紅色搖籃,為祖國輸送了近30萬高層次人才。其中有李鵬、曾慶紅、葉選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和將軍;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謝光選,中國自動武器專家、“中國槍王”朵英賢等40余位院士。北理工的昨天是一部春華秋實、成績卓著的光輝歷程,北理工的未來更是一曲讓人激情澎湃、奮發向上的雄渾凱歌。
教研并舉,師資領先
科研實力與發展理念
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學擁有教職工3300余人,兩院院士22人,“千人計劃”入選者48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37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23人。另有各類國家級創新團隊33個,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9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5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材料、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社會科學進入ESI前1%,已經形成了理工并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協調發展,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培養體系。
學校始終瞄準世界科技和教育發展前沿,始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大力推動“強地、揚信、拓天”的特色發展路徑,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方面代表了國家水平;在空間自適應光學、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占據了明顯優勢。2017年科技投入超過26億元。近十年來,科技投入持續穩居全國高校前10名,人均科研經費位居全國高校前兩位。
力臻卓越,海納百川
高端教學與就業
北京理工大學迎著全球化的時代大潮,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學校與來自六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277所世界高水平大學簽訂校級合作協議,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等70多所合作院校簽訂學生交換協議,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國際著名院校建立了8個本科生雙學位項目,項目涉及15個學院。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國際高水平大學開展交換學習、訪學、暑期學校、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的學生國際交流,已形成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全球網絡。2017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正式開學,113名本科生和23名研究生報到入學。學校參加國際交流的本科生人數覆蓋在校本科生總數的31.6%。2017年學校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獎學金資助名額超過100人。學校積極服務于國家戰略,已在海外建立了兩所孔子學院,在校留學生近2200人,覆蓋137個國家。
這是一所人文底蘊深厚的理工院校,更是莘莘學子實現卓越夢想的幸福家園;這里注重學生知識才能的培養,更注重美好人格的養成;這里給學生面向未來與世界的教育,更是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炫光舞臺。70余年來,學校積極弘揚紅色延安精神和優良軍工傳統,著力打造高品位、多樣化的優秀校園文化。學校在“五月的鮮花―我們的中國夢”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會演中表現突出,充分展示了北理工學子的青春活力和美好追求;北京理工大學足球隊九次奪取“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五次代表中國出征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驕人戰績下更彰顯了北理工學子敢為人先、拼搏進取的“王者”風范。近幾年,在全國宏觀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學校本科生一次就業率超過98%(其中65%以上本科生繼續深造),研究生就業率接近100%。畢業生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就業為主,到國家重點建設行業、重點部門、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畢業生超過70%,向航天、航空、電子、通信等行業輸送畢業生數量位列全國高校前列。
明理精工,繼往開來
發展目標與戰略
在烽火中誕生,歷經風雨洗禮而弦歌不輟;在和平中成長,踐行德學品格而不驕不躁,充分展現了北理工人勇攀高峰的錚錚鐵骨和拳拳報國的赤膽忠心。延安精神、薪火相傳;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學正承載著強我中華的光榮與夢想,朝著“把北京理工大學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大踏步邁進!北京理工大學正張開堅實的臂膀,真誠地歡迎您—滿懷立志報國、創業奉獻之情的青年學子!
通訊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聯系電話
010-68913345;010-68949926
分享:
院校圖片
北京理工大學相關院校
![]()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 Android | 無 | 2020-03-11 | 進入 |
![]() |
北京理工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院 | Android | 無 | 2020-02-29 | 進入 |
- 招生信息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2022年夏季高考招生章程2022-06-05
- 北京理工大學2022年外語類保送生招生簡章2022-05-27
- 北京理工大學2022年“筑夢計劃”招生簡章2022-05-27
- 北京理工大學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2022-05-27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2021年夏季高考招生章程2021-06-22
- 北京理工大學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2021-06-17
- 北京理工大學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2021-04-12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2020-07-03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2020-06-18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2020年夏季普通高考招生章程2020-06-12
同類院校推薦
評論